close

20141008_140838d1234567.jpg  

《化外之民 Outside the law》演員關晨引曾在北京皮村「工友之家」專爲打工者子女設立的「同心實驗學校」擔任音樂和戲劇老師,在這一年的支教生活中,她觀察且實際進入皮村打工者的生活環境,來看看她對皮村的介紹。



皮村位於北京的東北五環外,緊鄰首都國際機場,走在皮村,每10~15分鐘即可聽見、看見離得太近的飛機從頭頂呼嘯而過。受限於航線下方不能蓋高樓,皮村的發展慢,租金也相較市中心低。北京市二環內,兩居室1的房租高達4500人民幣以上。二到三環的三居室,一個月也需要人民幣6000元左右。皮村的房租則是從200~800人民幣不等,大小約從5平米2到28平米。因此成為許多從其他省份前來北京工作的打工者們的落腳處。小平米的住屋沒有提供廁所,要到附近的公廁解決民生問題。每當冬季來臨,半夜裡從溫暖的被窩走到冰凍廁所的急凍經歷,莫不再再說明上廁所在中國是件嚴肅的事情。空氣裡混雜的特有味道,可能是到達皮村後最直接的感受,冬天的皮村脫離城市供暖的範圍,撲進鼻子裡的是燒煤球的氣味,夏日的皮村在高溫乾烤下的街道,嗅到的是濃濃的阿摩尼亞味。



皮村當地原有的住民約有1000多人,近年來入住的外來打工者約有10000~20000人。據統計,皮村周邊大大小小的工廠約有200多家,主要以中小型的作坊為主,大多製作傢俱。打工者月收入平均約為2000~4000人民幣。與南方大型工業區的景象不同,北方的工人主要集中在建築業和服務業等。皮村說到底,其實就是資本高速發展擠壓出的地景,反映出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後城市化與現代化過程下衍生的重要課題。整個北京市五環的周邊有太多相同的地景。它們擁有相同的名字:「城中村」。也就是在城市發展進程中,游離在現代化規範之外的聚落。這些聚落的命運總是眾說紛紜,不管是即將被興建為高級住宅區,或金融物流中心,或某大型發展研究基地,或政府為控管流動人口的數量,最後實現的總是被拆遷。所以走在皮村的街道處處可見為獲取拆遷補助正興建的樓房。



居住在皮村的朋友形容皮村像是貧民窟,也像是北京的農村。與此同時,全中國有3億多來自農村的打工者,移動到城市,為城市發展提供廉價勞動力,卻受制於無法同步更新的戶籍制度,舉凡居住、醫療、教育、娛樂等關乎人們生存最基本的保障和福利全被排除在外,歧視和污名更是以看不見的形式加諸其身。這群龐大的打工者如螞蟻般地生存在像皮村這般的所在。

 

居室 泛指有兩間臥室的住房,但不一定包括衛浴設備、廚房和客廳。

 1平方米= 1平方公尺= 0.3025

arrow
arrow

    野草叢劇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